top of page

時花 EP13:愛必—我們是「誤以為自己不靈性人類」的靈性存有

  • ibesmermer
  • 2 days ago
  • 5 min read

Updated: 6 hours ago

ree

真相不只有一個!」企劃第十三集以「靈性即生活」為主題,在 EP7談過靈性工作後,這次聚焦於兩個最令人好奇的題目:「靈性是什麼?」、「靈性的生活是什麼樣?」。


很榮幸邀請到十位會工作又會生活的靈性工作者,包括占卜師、魔法師、靈性諮商師、調香師、身兼茶餐廳與書店老闆的靈氣教師、占星師、水晶療癒師、性/愛教練、色彩解讀暨阿卡西紀錄導師等。


本期受訪者陣容有 JJ. 靈性諮商、u_u island 悠悠島、曉薇 Hsiaowei、伊涅茲秘語、貓尿小酒館、宇宙合作社、果子光點、0.18sec scent studio、澤誼的人參青紅燈、愛必。



本文為「愛必」應本企劃《真相不只有一個!》EP13之邀請所撰寫。 愛必自稱為戀愛修行者,群星三四五宮的她將很多重心放在戀愛、建立安全感與思考覺察上,也因此產出了許多相關主題的文章。

指定題目一:請問對你來說,靈性是什麼?具體來說,靈性如何融入你的生活?

「我們不是正在體驗靈性經驗的人類。我們是正在體驗人類經驗的靈性存有。」—法國耶穌會神父德日進(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, S.J)



萬事萬物本就是靈性的。我們活在由神聖能量構成的物質世界,選用了人類的角色體驗地球遊戲。這整個遊戲體驗場、包括我們自己,當然都是靈性的,那些食衣住行、生活日常當然也是靈性的。


只是我們很多時候受困在狹隘的觀點,忘了自己的真實。但即便我們受困在狹隘觀點,以為自己是世俗,更靠近小我而不是大我的時候,我們也是靈性的。我們是正在體驗「認為自己不靈性,認為自己只是普通平凡人類」的靈性存有。



「開悟前挑柴、運水、洗碗、掃地;開悟後也是挑柴 、運水、洗碗、掃地。」


沒有所謂「比較靈性」或「比較不靈性」的工作或生活方式。吃飯、睡覺都是靈性的,就連政治、戰爭在我眼中也深具靈性意義。生活一直都是靈性的,因為那是我們的本質,只看你有沒有覺察到,觀點有沒有打開,頻率有沒有調整。



沒有什麼是不靈性的。

認為自己不靈性,來自於頭腦「靈性」狹隘的想像。


我以前也對靈性有所誤解,認為充滿光與愛,仁慈與寬恕,放鬆與覺醒,甚至某個形象-新時代、清爽的白衣、大自然或是潔淨的教室、花草、頌缽、水晶、療癒、連結高靈、靈性友人圈圈、靜心、寵愛自己、平靜、嬉皮......,認為那樣才是靈性。而只要我開始焦慮、煩躁,為金錢或感情關係這些尋常世俗的問題煩惱、為工作絞盡腦汁、壓力山大,好像就不夠「靈性」、不夠高尚。


這樣的「靈性」只是一個標籤,只是一個被侷限、有高低之分的二元概念(所以我特別用引號標註出區別)。靈性是涵蓋一切的、寬容的、無所不包的。我認為只要願意對自己誠實、好好體驗,活在當下,便可以看見任何事都是「靈性」的。重點是心態(如何做),而不是事情本身(做什麼)。



靈性也不等於能接觸靈界、與高靈溝通。當你很羨慕那些老師可以與天使、外星人、獨角獸連線,你可能只是想要被理解、想要自己看起來特別而已。


也可能是需要確認存在的意義感。需要一個讓你安定、踏實的信仰,想尋求更大的神來告訴你,你很安全、你是對的。當你覺得自己很不靈性的時候,先停下確認自己對於靈性的定義是什麼。



當更「靈性」變成一個成功的標籤,那和追求年薪百萬,追求更瘦、更白有什麼不同?想要靈性,卻反過來壓迫自己,離自己的真實越來越遠,只是本末倒置。重點是提醒自己回歸到真正的問題-為什麼想要或需要變得更靈性?是想看起來更靈性、更獨特、更超脫、更有吸引力?還是想要需要只是回歸平靜,或是想要感到安穩呢?


回到自己的心與真實,誠實面對自己,我們所需要的一切,都早已存在於我們的內在。我們早已是靈性的。

 



ree




指定題目二:承上題,請問你是否體驗過認為自己很「不靈性」的時刻,如果有,那時發生了什麼事?以及你如何看待或轉化這樣的狀態?


很多認為自己不靈性的時刻,都發生在我批判自己、不接納、不滿意自己的時期。甚至是因為過度追求「靈性」而導致的不靈性。



例如前幾年我被「靈性」老師、工作者的標籤綁架甚深。


特別是剛到澎湖的那年,我開始常跑酒吧,探索各種各樣的酒、結交酒友與夜生活,那是我不曾經歷過的體驗,但一部分的我感到困窘甚至罪惡,因為我覺得身為一個靈性老師我不該每晚這樣喝酒,我還為此開了記錄生活的個人帳號(後來才發現我是北交雙魚八宮,真是太適合邊喝酒邊占卜了吧XD)。


後來看到法屋的阿尼剛好寫了一篇,大意是要讓「靈性老師的身分」下班。我才恍然大悟,原來所謂的「靈性老師」只是一個身分、一個標籤,不是我的全部。而當我和「靈性老師」這個標籤、框架貼太緊,壓迫到我的真實(想體驗當一個盡情喝酒、醉酒、胡言亂語、發花癡的人類),沒有好好對自己誠實,無法全然享受當下,其實才是最不靈性的。



最近最不靈性的時候,是感情關係的衝突。總是因為不自信而下意識地想與伴侶之前喜歡的對象或前女友比較,然後慣性地想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的價值,或是對伴侶大小聲,接著又忍不住地批判自己情緒化、小心眼……,這個循環經歷了好幾次(真是辛苦我的伴侶)。


靈性的修行使我在每一次發生恐懼、衝突,到覺察、轉念、放下的時間不斷縮短,很多次在準備要爆炸前意識到:「哇,我老毛病又犯了!我又掉進恐懼圈圈裡面,我需要的不是發飆而是靜心。」然後停下來,重新看見真實,重新做出選擇。


我在處理表象的金錢匱乏所引起的焦慮也是類似這樣。感情與金錢的深層恐懼和創傷總是在生活中一次又一次地浮現,而這些不靈性的痛苦時刻,也可以看作一次次療癒與轉化的機會—一次又一次地從黑暗看見光,從恐懼匱乏到相信愛。




「真相不只有一個!」:在這個身心靈議題逐漸被重視且百家爭鳴的新時代,眾說紛紜,讓人霧裡看花。時花認為,只有立場與觀點,沒有絕對的是非對錯,只要在生活中得以實踐並受用的就是「真理」。既然宇宙容納得下各種真相,我們就邀請業界的專家一起來貢獻生命經驗與洞見,期望藉此企劃分享、交流帶來啟發。


受邀撰文者:愛必
戀愛修行|靈性實踐|信念調頻
時花靈性生活誌創辦人兼主編、嶼潮選物店店長
官網IG臉書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